有機知識

園主回憶錄(上)

思想起

老歌手陳達,彈著月琴,吟唱南台灣恆春民謠,一首膾炙人口的民謠,隨著緩慢的節奏,以那滄桑的聲音緩緩唱出,第一句就是「思想起」…聽著早期的歌曲,思緒漸漸被拉回那一去不回的青春歲月,過去我一直弄不清楚,思和想的界定在何處?回味一手經營的小瓢蟲農場,草創至今也18個年頭了,在思緒中整理18年的種種,讓我體會到,「思」一件往事整個人彷彿回到當時,「想」事情發生的當下,往事一切如此的清淅,彷佛昨日之事。

「思想起」,是四年級中段班的背景,懂事以來,所謂的大代誌就是反攻大陸,解救大陸同胞,保密防碟…等等,但不知怎樣搞的全國上下同心協力共同奮鬥的目標和力道越來越小,至今已成歷史,好像沒有發生過,也沒人告知為什麼?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歷史走向,雖然小瓢蟲農場依然存在,有機耕作是真實存在的,常有人問,當初是什麼樣的起心動念,在18年前就投入有機耕作?這與我生長的時代有點影響,民國60年代正是台灣經濟起飛之時,踏入社會恭逢其盛,到處充滿機會,升斗小民,企業財團,全部都是888。大家追求的越來越多,擁有也越多,但樸實生活,尊重自然,安居樂業的氛圍卻成反比的漸漸消失。

這段時間我也無法免俗的,跟著大時代的巨輪前進,打拼於滾滾紅塵之中,當了幾年的上班族,開店作生意,投入建築營造,前後十多年,直到家父過逝,是一個噩耗但也是我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捩點,我與家父名為父子,其實祖孫更為貼切,父親48歲才生下我,老來得子,因此對我也較為疼愛,期望也高,十幾寒暑,直到我出社會工作時家父已是70幾歲的老人家了,老人家開心的是孩子的能耐與前途,這是我在紅塵打滾的原動力,這就是王道,因此在外工作,沒想太多,就一直努力工作,希望哪天能夠功成名就讓老人家開心。

直到家父辭世,是我第一次體會失去親人的經驗,一切一切都得放下,服喪的這段期間有機會讓我沉澱,去思考很多從來不會去想的問題,我決定放慢步伐,過我想要的生活方式,鄉居務農,我喜歡鄉下的感覺,聚落的守望相助,鄰居的噓寒問暖,互通有無、長幼有序的儀軌…,都是吸引我的地方,但工商發達農業保守的現實情況,務農如何滿足生活水平?這些問題都不是有理想就能夠解決的,但強烈想留在鄉下的想法,讓我決定必須克服一切的困難,只是純粹的想走自己的路。

家在東勢祖上留有一甲多的山坡地,從小就一直幫忙家裡農事操作,務農對我問題不大,可是卻要面對施用農藥這重大難關,耳儒目染,對農藥並不陌生,就是因為瞭解,而使我怯步,我的工作要一輩子與農藥為伍嗎?難道沒有其他方法了嗎?也因為這個懷疑,發展出一連串的可能。

 

啟蒙

農政單位,農民透過各鄉鎮農會,對農民有一連串的輔導措施,從早期的四健會、研究班、農地規劃產銷班,農場等等,在台灣農發展的各個階段都著力不少,只是大環境的變遷,農業無法跟上工商業的腳步,越來越見頹勢。

早在成立小瓢蟲農場前,為了瞭解自家生產柑橘的運銷問題,與幾位農民朋友組成一個隸屬於東勢鎮農會輔導的產銷班。民國81年參加農會舉辦的講習會,地點就在風光明媚的台南走馬瀨農場,其中有一場對我而言意義十分重大的農民經驗發表。

黃國榮班長發表的心得更是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心得中敘述他使用糖蜜經過微生菌發酵後噴灑於農作物葉面會增加葉片厚度,促進光合作用,養份可直接吸收…等等「可減少農藥使用次數」,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較完整的有機資訊。

講習結束後,立即聯絡黃班長到果園去見習如何發酵,並仔細詳談實作與使用心得,幾次的往返,數據化記錄後,黃班長的資料差不多收集完畢,接著就往上追溯到資訊的來源,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謝慶芳技正。

在此要補充說明,我之所以看重「數據化記錄」,是因為一般農民使用肥料或農藥都根據「經驗法則」,大約多少,除了專業農民對農事工作會有記錄,包括天氣、雨量、溫度、用藥、用肥…等等,不然問一般農民單位面積用幾公斤的藥,也不知道稀釋多少,問了也白問,還好黃班長記錄詳細,省下了不少摸索的時間。

謝技正是土壤肥料專家,早在幾年前就已投入有機栽培的研究與推廣,手上累積許多資料,舉凡病蟲害害防治有機肥製作,天然農藥運用,作物混植、輪作等一應俱全,到此總算找到了正主了,有了方法,理想就可以開始落實了。

從黃國榮班長那裡,學會發酵液製作,其原理是植物吸收養份是根部從土壤中吸取各種滋養成份後,輸送至葉面與陽光進行光合作用,然後把製成的養份分配回根、莖、葉、果實,如此不斷進行不斷茁壯,所以空氣、陽光、水是必備泉源。

農民施肥於土壤中不管有機質或化學肥料,都必須經過這個過程,問題來了,根部能吸收的養份必須是細小單位的,肉眼看得到的幾乎過大,施下去的肥料也太大,化肥還好用水溶化,有機質就麻煩了,要靠小昆蟲和微生物,分解後植物的根部才能吸收,這就是有機肥緩效的原因。

發酵液是改善有機肥緩放的方法,先用微生物在一個適當的環境下控制溫度,透氣等,有效的大量繁殖,快速分解植物所需的醣,胺基酸等,完成後可直接噴灑葉面,省根部吸收輸送時間,葉面直接轉化後就能為作物使用,這本來是救急的方法,但對目前慣行的農作效果極佳,因為長期使用化肥農,殺草劑,土壤微生物已自身難保,所以常大量施肥也無法吸收。

當時果園種植的是祖上留下來的柑橘,在81年時就不噴農藥,完全用發酵液替代,理論上植株會比較強壯,病蟲害也會較少,收成時風味很好,果皮上有些銹黑色,俗稱烏柑,但還是無法完全克服病害,經過兩三年竟然不黑了。不灑農藥也有他的缺點,果樹上鳥窩一堆,野蜂築巢、鼠蛇流竄,無緣無故侵犯到他們的地盤,就是滿頭庖,但心裡很清楚,這就是生命力,那時果園產出的才是真正的橘子。

82年初開始試著種植部份蔬菜,也由謝慶芳技正處到較完整的資料,整個輪廓也較清淅,配套措施慢慢籌劃,到82年底決定專注於有機蔬菜栽培,到此才確立方向,再來就是面對種種的栽種問題。

 

切入

隔行如隔山,雖然種水果與種蔬菜都屬於農業範圍,除了空氣、陽光、水之外其它管理方式大有不同,東勢區地形以丘陵地為主,印象中是種水果或夏季短期蔬菜的居多,如:豆子、甜椒、番茄、絲瓜、苦瓜等,除了數少自家菜園自行種植外,還沒見過大面積種植的葉菜的農地,當然農場剛開始時也不考慮種植葉菜類的蔬菜。

民國82年夏季末,農場首次種植甜椒,談不上栽培管理,但可能是藉著地力,生長出乎預料的順利,適宜的天氣也沒什麼致命的病蟲害出現在甜椒上,讓我開始有點信心或許不用農藥是可行,當然這在當時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想法,而且產量也會比正規噴灑農藥的少很多很多,或許只是無從對比,而產生的自我感覺良好。

謝慶芳技正早從80年代就積極推廣有機農藥,但曲高合寡,一直到我投入小瓢蟲時,才算有農民開始認真配合,所以當甜椒產出時,謝技正邀請報社記者來參訪,我還不太當一回事,認為可能只是閒話家常,哪知過幾天就在副刊刊出,篇幅還不小,那個年代報紙流通量還相當的廣,因此有許多舊識好友紛紛致電詢問,副刊所報導的人是不是在下,似乎很有成就,但背後的種種艱辛過程又有幾個人瞭解呢?發展至此算是「邁入騎虎難下」的階段。